利好频现,无疑将给光伏产业带来巨大鼓舞。
有的企业为了拿补贴而对既有建筑改造,甚至违反国家政策,由于缺乏监管措施,违犯政策的行为并未受到惩罚,补贴是件一头热的事情。比如薄膜企业他可能产量不是很大,但是他有核心技术。
然而《意见》所提出的国六条仍然有待落实和细化,只有电价和补贴标准出台了,行业内才能明确投资收益。《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国务院提出的刺激国内光伏需求的国六 条,将2015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目标在2000万千瓦基础上再上调75%,提出将推动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并首次明确电价和补贴机制以及光伏准入门槛。我们今天在讨论国六条的时候就要重视细节,在随后将要出台的细则上,也要吸取金太阳的经验和教训。张含冰则认为,新增的装机量应当不是在住房建筑上产生,国内不像日本、美国,居住以别墅为主,国内都是高楼建筑,要实现屋顶发电非常难。电价和补贴政策是刺激需求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意见》出台之前,电价及补贴政策一直都不明朗,却补贴发放时间严重滞后,这严重影响着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
专家激辩激辩1:电网能做到无条件支持并网吗?国六条中第二条规定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值得关注,特别盘点了业界专家、企业以及媒体的不同声音,听他们深入分析光伏国六条如何推动行业发展。第五,市场洗牌后,小、散的光伏组件市场已停下来。
我们希望尚德的品牌、技术、海外市场的销售能够保住。专家认为,这一声明利好我国光伏产业,对正处于破产重整中的无锡尚德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于7月15日发布。该价格承诺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第三,从目前情况看,欧洲的市场份额保住了。重整情况如何?记者近日再次来到无锡市采访。
在无锡尚德创业大厦,进驻无锡尚德的破产管理小组代表杨二观告诉记者,从3月20日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的4个多月以来,重整工作有序推进。日本、东南亚、中东市场增长很快,整个行业向好的方面变化。杨二观介绍说,如今,无锡尚德重整正在积极推进。在杨二观看来,意见的发布提振了尚德重整的信心。
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后已过去4个多月。首先,《意见》加大了国内市场的空间,这将加速市场的启动。争取未来重组企业能使尚德的产能从保留1.5个GW恢复到最高的2.4个GW。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个月来尚德重整工作有了良好进展:一是重整方案有序推进,二是政府坚定地走市场化重整方案,三是无锡市政府通过此次重整希望保留尚德品牌,从而能够更好地发展光伏产业,未来能够将光伏产品生产到电站建设的产业链打通。
目前,尚德的生产正常,每个月有70兆瓦至80兆瓦的生产量,上海、镇江、洛阳等子公司除了总部给的订单,现在也开始走向市场,由过去的不接订单到现在的去市场找订单,镇江分公司已开始有了毛利。黄钦说,无锡正在充分考虑破产重组的优化,找最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参与重整,既让债权人认同,又让重组成功,又能满足未来尚德重整后企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无锡尚德产量每月约80兆瓦的产品,国内市场销售可达一半。目前,债权申报、审核都已结束。
通过收购尚德这两家在海外的公司,无锡尚德增加了1亿美元的股权。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未来,无锡尚德不会走向清算。严重的产能过剩,使尚德2.4GW的产能现在运转了还不到1个GW。第四,新兴市场的发展增幅大。其次,电网补贴到位及时。
黄钦强调,无锡市政府坚定地实施完全的市场化重整方案,规范重整。每月用户正常都能拿到上网电价的补贴,因及时到位,现金流可以转起来。
而作为交换,欧盟将不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此外,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还有6个项目共计25.5万千瓦。
预计今年年底,该市风电装机总规模将达到200万千瓦。利用煤层气发电的2个总规模15.3万千瓦项目尽数落入煤炭大县保德怀中。
宁武县50MW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等4个共计15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项目已取得路条。太阳能光伏发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忻府、定襄、保德等县区没有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但清洁能源在这些县区有踪可循。目前,该市规划风电场总数达102个、规划装机容量达1033万千瓦。
目前,8家风电开发公司逐鹿其间,完成投资上百亿元。在建成4座总装机规模280.8万千瓦水电站的基础上,该市把风电项目作为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标杆项目,打造投资过千亿、产值超百亿的风电第一大市。
宁武、岢岚、神池等县海拔较高,大气污染度低,太阳能辐射值较高,属于光热资源丰富区,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优势明显。一个以风电为基础的综合新能源建设基地雏形正在形成。
盛夏的宁武,满目苍翠的东马坊山梁上,一座座风车悠然转动着洁白的叶片,展示着蓝天下新能源的具象。忻州市追风逐日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新能源,追求零排放,缘于资源优势。
目前,位于忻府区豆罗镇工业园内的212MW生物质发电项目已建成,正在试运行,定襄212MW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取得核准正在建设。其中,列入省十二五风电规划装机容量305万千瓦,占全省规划总规模的1/4。良好的资源禀赋,让忻州后来居上成为可能。该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多为高山丘陵,平均海拔较高,所辖的14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地形绝对高差都在1000米以上,风速较大,风能资源优势明显。
忻州市在去年全市风电建成装机规模突破百万千瓦的基础上,今年又有总规模65万千瓦的10个风电项目取得核准并开工建设,7个总装机规模32.7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燃气发电项目上报国家并取得路条目前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热成像摄影技术和(电)场激发发光探测技术,但各自都有很大的应用限制条件,热成像摄影技术只能在光能量密度大于700瓦/平方米的日光条件下使用,而场激发发光探测技术则只能用在夜间微光条件下。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光伏技术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监测技术,这种代号为DaySy新技术能够通过测定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场激发发光和光激发发光的强度,实时监测太阳能光伏设备的工作状态,在30秒时间内可获得监测结果,确定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否完好并可确定常见的故障类型,如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导线的脱落、板面出现微小裂纹、电池板出现光电转换失效的部位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虽然太阳能光伏组件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过严格检测,但在运输、安装和运行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出现损坏,如太阳能电池板出现裂纹或破损现象等,如不及时更换,将使系统效率大大下降,甚至引起系统失效
目前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热成像摄影技术和(电)场激发发光探测技术,但各自都有很大的应用限制条件,热成像摄影技术只能在光能量密度大于700瓦/平方米的日光条件下使用,而场激发发光探测技术则只能用在夜间微光条件下。虽然太阳能光伏组件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过严格检测,但在运输、安装和运行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出现损坏,如太阳能电池板出现裂纹或破损现象等,如不及时更换,将使系统效率大大下降,甚至引起系统失效。